下腹疼痛是怎么回事?下腹痛為婦女常見的癥狀,多為婦科疾病所引起。應根據下腹痛的性質和特點,考慮各種不同婦科情況。
引起下腹疼痛常見婦科病如下:
1、卵巢囊腫:是指卵巢的良性腫瘤,是最常見的婦科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女性年齡,以生育期為多見?;颊咄ǔo明顯癥狀,多在查體時偶然發現。臨床上病情發展較緩慢,隨囊腫的緩慢增大,常有月經紊亂、腹脹腹痛、小腹不適、白帶增多、白帶色黃、白帶異味、月經失常,而且通常小腹內有一個堅實而無痛的腫塊,有時性交會發生疼痛等表現。如果女性出現了囊腫,對卵子的產生是有一定的阻礙,容易導致女性不孕。
2、宮頸糜爛:宮頸糜爛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其他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且宮頸糜爛實際上并不屬于真正的糜爛,當宮頸外口的表皮脫落被宮頸口另外一種上皮組織所代替后,由于覆蓋面的新生上皮非常薄甚至可以看到下方大量的血管和紅色組織,看上去就像真正的糜爛,所以才稱之為宮頸糜爛。宮頸糜爛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炎癥,也是較為嚴重的婦科病,患者主要表現白帶增多、粘稠、外陰瘙癢、有時出現膿性、血性白帶、腹痛及下腹部重墜感,嚴重可導致女性不孕和引發癌變;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視宮頸糜爛,發現癥狀及時就診治療。
3、宮頸肥大:宮頸肥大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病原體感染宮頸粘膜引起的炎性改變。引起該病的病原體有支原體、衣原體、細菌、病毒,單純的肥大不會影響懷孕,嚴重的宮頸炎,可引起子宮內膜炎、輸卵管卵巢炎、輸卵管粘連、阻塞,導致不孕不育。發病初期,一般癥狀不明顯,僅表現為月經過多;患急性炎癥時,白帶常呈膿性; 還伴隨下腹墜痛,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發生; 如果炎癥轉為慢性時,白帶常呈乳白色黏液狀或黃色膿性;重度肥大可呈血性白帶或性生活后出血,很多的患者對于此病的危害了解不深,沒有引起對子宮肥大的重視。所以也沒有相對的預防措施,導致以后病情的惡化。
4、盆腔炎:盆腔炎即盆腔炎癥性疾病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癥引起的一組疾病,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和盆腔腹膜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于中青年婦女。中醫認為,該病是因稟賦不足,攝生不慎,陰戶不潔或勞倦過度所致。常見癥狀為一側或兩側小腹疼痛、墜脹、腰痛、帶下量多、月經失調、性交痛、經期發熱等。主要病因是產后或流產感染、經期衛生不良等引起,盆腔炎會導致女性的不孕不育,所以女性要對病因有所了解,以便于做好相應的預防和治療。
5、附件炎:女性內生殖器官中,輸卵管、卵巢被稱為子宮附件。附件炎是指輸卵管和卵巢的炎癥。但輸卵管、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宮旁結締組織炎、盆腔腹膜炎。在盆腔器官炎癥中,以輸卵管炎最常見,由于解剖部位相互鄰近的關系,往往輸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同時并存并且相互影響。附件炎的患者會出現下腹部雙側劇痛,有時一側下腹較另一側痛重。慢性期患者可有白帶增多帶下病,月經量增多或經期延伸,或陰道不規矩出血等癥狀,并伴有腹脹、腹瀉等肛腸癥狀,或顯現尿頻、尿急等膀胱刺激癥狀,有很多女性對此病不是很了解,從而忽視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間,導致病情嚴重,引發了本可以避免的一些嚴重疾病,如不孕和宮外孕。所以女性朋友一旦發現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治療。
6、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的疾病,多發生于生育年齡的婦女。老年人也有隨陰道炎而發病的。宮頸炎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呈膿性,或有異常出血如經間期出血、性交后出血以及常伴有腰酸及下腹部不適。子宮頸是連接子宮和陰道的一扇門,是精子進入子宮的必經之路,一旦宮頸發生病變或是損傷會直接影響到受孕,嚴重者還會患宮頸癌。因此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給女性的身心造成毀滅性破壞。
7、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見于30~50歲婦女,20歲以下少見。據統計,至少有20%的育齡婦女患有子宮肌瘤,因大多數子宮肌瘤沒有或少有臨床癥狀,因此,臨床報道的發病率遠低于肌瘤真實的發病率。現在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各種疾病發作頻繁,特別是女性容易患有子宮肌瘤,發病后會嚴重影響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子宮肌瘤對患者危害極大,如不及時治療,輕者易引起盆腔腹腔感染,重者會引起不孕或流產,更嚴重的會造成惡性癌變,其后果不堪想象。造成不孕原因主要是頸管發生變形、狹窄,影響精子通過。這種情況下宮頸性不孕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規則,經血量增多,白帶增多或膀胱、直腸癥狀。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對“下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介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在線與專家進行一對一的咨詢QQ800050988或撥打免費咨詢熱線0596-29666696,咨詢醫生為您提供就醫指導和健康咨詢。